作为烟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“年度重头戏”,第 24 届烟台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(简称 “烟台制博会”)将于 2026 年 8 月 13-16 日在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举办。本届展会以 “智联烟台・制造强基” 为主题,聚焦工业自动化、智能物流、低空经济等核心领域,通过 “展产融合、供需精准、技术落地” 的办展模式,持续为烟台 1.7 万亿元制造业底盘注入新动能,成为推动本地产业升级、中小企业成长、产业链协同的重要引擎。
展产深度绑定 龙头技改需求现场落地
烟台制博会自落户黄渤海新区以来,始终坚持 “服务本地产业” 的核心定位,构建起 “龙头企业出题、参展企业答题、展会平台撮合” 的闭环生态。本届展会依托烟台绿色石化、汽车、海工装备等五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势,定向邀请烟台港集团、上汽通用东岳、万华化学、中集来福士等 50 余家本土链主企业,现场释放自动化采购清单,涵盖重载机器人、防爆 AGV、智能检测设备等关键需求。
“制博会已成为我们对接优质客户的‘高效窗口’。” 连续数十届参展制博会的史总经理表示,借助往届展会平台,企业成功对接刚需生产用户,年年有签单,且成交意向数量年年攀升,本届展会将重点发布新品新机型,继续扩大展出面积 。有数据显示,过去三届制博会参展企业平均意向成交额超亿元,后续长尾效应带动项目合作落地率达 35%,年产值及纳税增长有显著成效。
赋能中小企业 搭建 “家门口” 的成长舞台
对于本地中小企业而言,烟台制博会是低成本拓展市场、加速转型的 “黄金平台”。受限于资金、渠道等因素,部分中小企业难以参与远距离展会,而制博会的举办让 “在家门口参展” 成为现实,有效降低了市场开拓成本。深耕智能搬运领域的烟台大视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连续通过参展获得大量客户资源,其自主研发的码垛机器人产品借助展会平台实现规模化应用,市场份额持续扩大。
本届展会专门设立 “烟台中小企业自动化展示区”,为本地专精特新企业提供展示名额,聚焦机器人零部件、智能传感器、自动化集成方案等细分领域,助力企业对接上下游资源。同时,组委会也将邀请**相关部门及协会,对技改等政策进行现场解读,争取现场给展商答疑解惑,现场帮助展商实现效果落地。
技术迭代加速 催生新质生产力增长极
紧跟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趋势,本届制博会重点设置工业自动化专区(占比超 40%),集中展示柔性制造、数字孪生、低空物流等前沿技术,为本地产业技术迭代提供 “零距离” 学习对接机会。烟台黄渤海新区作为产业升级核心载体,借助展会平台推动 100 余个智能化改造项目落地,辖区内艾迪精密马达智能化工厂通过展会引进的数字化管理系统,实现制造周期缩短 15%-20%,正海生物搭建的数智协同管控平台达成生产无人值守一体化。
在新兴产业领域,展会紧扣烟台低空经济试点城市优势,设立无人机轻量化材料测试区,对接万华化学、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的技术需求,推动碳纤维、工程塑料等本土新材料与无人机产业融合应用。同时,联合东方航天港打造航天装备智能装配场景,为本地企业提供高端技术测试与转化平台,助力突破 “卡脖子” 技术瓶颈。2024 年,烟台特色半导体、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43%,制博会的技术催化作用显著。
区域协同发力 构建胶东制造共同体
作为胶东经济圈制造业协同的重要纽带,烟台制博会不仅服务本地产业,更推动形成 “烟台龙头带动、胶东协同互补” 的发展格局。本届展会依托胶东经济圈 “42.2% 的全省 GDP 占比” 和全球第七大港口群优势,设立 “胶东自动化产业对接专场”,吸引青岛智能家电、济南高端装备企业组团参展,与烟台海工装备、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互补合作。
通过展会搭建的跨市合作平台,烟台本地企业与胶东五市企业达成的协同项目逐年递增,形成 “青岛智能家电→烟台海工装备→潍坊动力装备” 的产业链协同链条。组委会推出的 “胶东产业联盟” 联合参展机制,将吸引一众企业抱团展示,共享技术资源与市场渠道。烟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,制博会正成为胶东经济圈技术交流、资源整合的核心枢纽,助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区域制造共同体。
目前,第 24 届烟台制博会招商招展工作已全面启动,本地企业参展报名通道持续开放,组委会设立专属对接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。这场连续举办 23 届的制造业盛会,将继续‘’以展兴产、以产促展” 的良性循环,推动烟台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,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。